今天(11月9日)是全国消防安全日。公安部于1992年起,将每年的今天定为全国“消防宣传日”,旨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消防安全宣传,来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。
“隐患险于明火,防范胜于救灾。”我们生产生活中的消防工作不容忽视,那你知道施工现场应该如何布置消防工作吗?
1、在进行施工时,除业主方配备的消防器材外,在作业面上,统一配置灭火器,灭火器数量满足现场要求。2、施工明火作业时(必要时)必须配备固定的看火人员和灭火器材、必须由业主单位统一办理用火手续,经批准后,按地方有关规定进行施工作业。3、施工现场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,并做到布局合理,经常维护、保养,采取有效措施,保证消防器材灵敏有效,符合消防要求。4、为了防止出现其他事故,应对工人进行全封闭式管理,实行凭证件出入和请销假制度。工人有事出场必须经安全员或者项目经理请假批准后方可出场,回场时销假,一个人不得外出。5、现场按悬挂张贴明显的防火宣传标志。每周对职工进行一次治安、防火教育,每周召开一次治保会,定期组织保卫检查,并将会议检查整改记录存人企业资料内备查。6、料场、库房按要求设置,配备必要防范措施。对汽油必须设专库、专管,建立存放、保管、领用、回收制度,做到帐物相符,非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批准,任何人都不得动用。不按此执行,造成后果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。7、施工现场按照"谁主管,谁负责"的原则,确定一把手负责保卫消防工作。8、职工宿舍易发案部位指定专人管理,制定防范措施,防止发生盗窃案件。严禁赌博、酗酒、传播淫秽物品和打架斗殴。9、做好成品保卫工作,制定具体措施,严防被盗、破坏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。10、施工现场如发生各类案件和灾害事故,要立即报告并保护好现场,配合公安机关侦破。对于现场施工人员应当加强日常消防检查,努力消除火灾隐患,参加体、技能训练,熟悉了解现场消防水源、通道及灭火器材、消防设施的配备及操作情况,熟练掌握各种消防装备的性能、用途和使用方法。这样才能提高现场抵御突发事故灾害的能力,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。
落实消防责任,防范安全风险,人人有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