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铺防水卷材是由主体材料(如TPO)、自粘胶、表面防(减)粘保护层(除卷材搭接区域)、隔离材料(需要时)构成的,与后浇混凝土粘结,防止粘结面窜水的防水卷材。 预铺TPO防水卷材施工时使用预铺反粘法,即将预铺TPO防水卷材空铺在基面上,然后浇筑结构混凝土,使混凝土浆料与卷材胶膜层紧密结合的施工方法。预铺反粘法较传统的热熔法和湿铺法施工起来更加方便快捷,并可有效解决受作业面条件所限不适合其他工法施工的情况。比如地铁、隧道以及部分垂直开挖的地下室工程,没有条件用湿铺法或热熔法作业,只能采取预铺反粘法进行施工。
预铺TPO防水卷材的优势
1)形成“皮肤式防水”解决窜水隐患。预铺TPO防水卷材与结构层永久性粘结为一体,中间无窜水隐患;即使卷材局部遭受破坏,也会将水限定在很小范围内,完全提高了防水层的可靠性,即便防水层存在破损点,或结构存在缺陷,只要两者不重合便不会出现渗漏,即裂而不漏,漏而不裂。
卷材与基面没有满粘的“雨衣式防水”,窜水导致渗漏。
预铺型TPO与基面满粘形成的“皮肤式防水”,即使防水层破坏,也可避免渗漏。
2)无需保护层,减少构造层次
3)一层即可到达一级防水
4)无需找平层,对基层要求低,不受天气基层潮湿影响,雨季施工及赶工期工程有其独特的明显优势
5)防水性能不受主体结构沉降影响,有效防止地下水渗入
预铺TPO防水卷材的发展
预铺防水卷材最初是针对结构与卷材不能密贴问题而设计,例如地下室外墙不能开挖的情况。预铺防水卷材不需要做保护层,因而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更高。于2017年12月29日发布GB/T35467-2017《湿铺防水卷材》、GB/T23457-2017《预铺防水卷材》标准,并于2018年11月1日开始实施。替代原国标名称为GB/T23457-2009《预铺/湿铺防水卷材》标准,2009版标准将湿铺防水卷材、预铺防水卷材两类不同的产品放在同一个标准中,容易造成误导,给设计师和施工单位,特别是设计师选材造成一定困扰,且在实际的工程运用中,这两类产品的施工工艺明显不同,暴露出了产品指标项设置和试验方法与实际应用环境匹配度不高,部分产品问题效果较差,无法达到防水效果等问题,需要从标准上去重新定义与提升。因此将原标准拆分为《预铺防水卷材》和《湿铺防水卷材》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。于2019年1月4日发布《T/CBMF 43-2019 热塑性聚烯烃(TPO)预铺防水卷材》,并于2019年4月1日开始执行,《T/CBMF 43-2019 热塑性聚烯烃(TPO)预铺防水卷材》里增加了对卷材硬度要求,更好的柔软度优化了预铺防水卷材在处理施工节点的诸多不便,更利于预铺防水卷材施工。两项新标准提高了产品的各项防水性能指标,对生产材料、工艺、设备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新标准的实施,可以更好的把控产品质量,从而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。
扫码关注更多精彩!